關(guān)于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吸收率對比,健身人群在選擇蛋白粉時確實需要了解兩者的差異,但“避雷”的說法可能過于絕對。以下是科學角度的分析,供參考:
1. 吸收率的衡量指標
- PDCAAS(蛋白質(zhì)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評分):評估蛋白質(zhì)的消化率和必需氨基酸的完整性(1分為最高)。
- 動物蛋白:乳清蛋白(1.0)、雞蛋(1.0)、牛奶酪蛋白(1.0)。
- 植物蛋白:大豆蛋白(0.91~1.0)、豌豆蛋白(0.67~0.89)、大米蛋白(0.50)。
- DIAAS(可消化必需氨基酸評分):更注重腸道實際吸收率。
- 動物蛋白通常得分更高,例如乳清蛋白DIAAS可達1.14,而植物蛋白普遍較低。
2. 動物蛋白 vs 植物蛋白的優(yōu)缺點
動物蛋白(乳清、酪蛋白、牛肉蛋白)
- 優(yōu)點:
- 氨基酸更全面:含所有必需氨基酸(尤其是亮氨酸,對肌肉合成至關(guān)重要)。
- 吸收速度快:乳清蛋白約1-2小時被吸收,適合訓練后快速補充。
- 生物利用率高:肌肉合成效率通常優(yōu)于植物蛋白。
- 缺點:
- 可能含乳糖(乳清蛋白)、膽固醇或飽和脂肪(部分來源)。
- 對乳糖不耐受或素食者不友好。
植物蛋白(大豆、豌豆、糙米蛋白)
- 優(yōu)點:
- 低致敏性:適合乳糖不耐或過敏人群。
- 含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:如大豆中的異黃酮、豌豆蛋白的纖維。
- 更環(huán)保:生產(chǎn)碳排放和資源消耗低于動物蛋白。
- 缺點:
- 氨基酸不完整:需混合多種植物蛋白(如大豆+豌豆+糙米)補足必需氨基酸。
- 吸收率較低:植物細胞壁可能阻礙消化酶作用(加工工藝可改善)。
3. 對健身的實際影響
- 增肌效果:
研究表明,在總蛋白質(zhì)攝入量充足的情況下(1.6-2.2g/kg體重/天),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增肌效果差異較小。但動物蛋白因亮氨酸含量高,可能在單次攝入時更高效。
- 吸收速度:
乳清蛋白適合訓練后快速補充,而植物蛋白(如豌豆蛋白)吸收較慢,更適合作為日常持續(xù)供能。
4. 如何選擇蛋白粉?
- 優(yōu)先場景:
- 追求快速吸收和最大化增肌 → 乳清蛋白(分離乳清更純凈)。
- 素食/乳糖不耐/環(huán)保需求 → 混合植物蛋白(大豆+豌豆+糙米)。
- 睡前補充 → 酪蛋白(緩釋)或植物蛋白。
- 避雷建議:
- 避免低價劣質(zhì)蛋白粉(可能含過量添加劑、重金屬或蛋白質(zhì)摻假)。
- 植物蛋白粉需確認是否氨基酸互補(單一植物蛋白效果較差)。
5. 其他注意事項
- 不要神話蛋白粉:日常飲食中可通過雞蛋、瘦肉、豆類等獲取優(yōu)質(zhì)蛋白。
- 過量風險:長期過量攝入蛋白質(zhì)可能增加腎臟負擔(尤其腎功能不佳者)。
結(jié)論
動物蛋白在吸收率和氨基酸配比上略勝一籌,但植物蛋白通過科學搭配也能滿足健身需求。選擇時需結(jié)合自身體質(zhì)、飲食偏好和訓練目標,無需完全排斥某一類蛋白粉。關(guān)鍵是保證總蛋白質(zhì)攝入量充足,并注重整體飲食均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