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春玉蘭(Yulania biondii)在北方露地越冬,確實需要采取一些保暖防凍措施,尤其是對于幼樹、新移栽的樹或遭遇極端低溫的年份。其耐寒性雖優(yōu)于白玉蘭(成年樹一般可耐-20℃左右低溫),但花芽和嫩枝在嚴寒和干燥寒風中仍易受凍害。以下是關鍵的越冬管理要點:
?? 核心策略:增強樹勢 + 物理防護 + 防風保濕
?? 一、 越冬前準備(秋季管理是關鍵)
增強樹勢(最重要基礎):
- 秋季施足基肥: 在深秋(9-10月,落葉前1個月左右)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(如堆肥、廄肥)或富含磷鉀的復合肥/緩釋肥。磷鉀肥能促進枝條木質(zhì)化,提高細胞液濃度,增強抗寒力。避免晚秋施氮肥,以免刺激新梢生長,降低抗寒性。
- 適度控水: 秋季后期適當減少澆水,促使枝條成熟老化。但土壤不能過于干旱。
- 避免晚秋修剪: 秋季不宜進行大修剪,以免刺激萌發(fā)新梢。可只剪除枯死枝、病蟲枝。
澆足“封凍水”:
- 時機: 在土壤即將凍結前(通常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,具體看當?shù)貧鉁兀?,選擇晴朗溫暖的中午,澆一次透水(俗稱“凍水”)。
- 作用: 充足的水分能使土壤在凍結時釋放潛熱,提高地溫;同時水分結冰的過程相對緩慢,能緩沖根系周圍溫度的急劇變化;更重要的是,深層土壤中的水分在冬季緩慢釋放,供根系吸收,防止冬季生理干旱(抽條)的發(fā)生。這是北方越冬的關鍵步驟。
? 二、 越冬期核心防護措施(物理保暖+防風)
樹干包裹(防凍裂、防抽條):
- 材料: 使用草繩、麻布片、無紡布、專用防寒布、甚至舊毛氈、舊衣物等。推薦: 先用草繩緊密纏繞主干和主要分枝基部,外面再包裹一層防寒布或無紡布,用繩子固定。
- 范圍: 從根頸基部(地面處)開始,一直包裹到主干高度1.5米以上(幼樹或小樹可包裹到分枝點)。重點保護根頸和主干下部。
- 作用: 防止樹干皮層因晝夜溫差大(尤其是向陽面)而發(fā)生凍裂(日灼);減少寒風直接吹襲造成枝條水分過度蒸騰(抽條);提供一定保溫層。
根部覆蓋(護根保墑):
- 材料: 腐熟的有機質(zhì)是首選:如腐葉土、堆肥、粉碎的秸稈、松針、樹皮碎片、鋸末等。也可用草簾、無紡布覆蓋。
- 方法: 在樹冠投影范圍內(nèi)(重點是靠近樹干基部周圍),覆蓋一層厚厚的有機物料(厚度10-15厘米以上)。覆蓋物距離樹干基部留出5-10厘米的空隙(防止藏匿害蟲、避免根頸處過濕腐爛)。
- 作用: 顯著提高地溫,保護淺層根系免受極端低溫凍害;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,保持根系濕潤;覆蓋物腐爛后還能改良土壤。這是保護最脆弱根系的關鍵。
設置風障(防風保濕):
- 適用: 對于幼樹、新移栽樹、或處于風口位置的樹尤為重要。
- 材料: 竹竿、木棍、鋼管等搭架,外面覆蓋草簾、無紡布、塑料布(注意塑料布需在背風向陽面留通風口,否則內(nèi)部升溫過高易爛芽)、彩條布、甚至玉米秸稈捆。
- 方法: 在樹木的西北方向(或主導寒風方向)搭建屏障,高度最好能超過樹冠。屏障與樹冠之間保持一定距離(至少半米),避免直接接觸枝葉。可做成三面圍擋(北、西、東)或單面(北/西北)屏障。
- 作用: 有效阻擋冬季凜冽的西北寒風,極大減少枝條水分蒸騰(防止抽條),降低風寒效應(風寒效應下體感溫度遠低于實際氣溫),營造相對溫暖濕潤的小環(huán)境。對于保護嬌嫩的花芽非常有效。
(可選) 樹冠包裹/噴防凍劑:
- 樹冠包裹: 對于特別幼小或珍貴的小樹,可在風障基礎上,用透氣性好的材料(如無紡布)輕柔包裹整個樹冠,注意固定牢固但不要太緊。此法需謹慎, 包裹過嚴實不透氣或春季拆除過晚易導致內(nèi)部發(fā)霉或芽體損傷。通常結合風障使用更安全。
- 噴施防凍劑: 在深秋落葉后、嚴寒來臨前(約11月),可噴施1-2次植物防凍劑(按說明書濃度)。這類產(chǎn)品通常含有能降低冰點、提高細胞膜穩(wěn)定性的成分。效果有限,不能替代物理防護,可作為輔助手段。
?? 三、 越冬期間注意事項
避免擾動: 冬季盡量不要在樹下及周圍踩踏積雪覆蓋的土壤,以免破壞保溫層和損傷淺根。
利用積雪: 自然降雪是極好的保溫層。如果積雪覆蓋在根部覆蓋物上,只要不是過厚壓斷枝條,無需清除,讓其自然融化。大雪后注意檢查枝條是否被壓彎或壓斷,及時清理過厚的積雪。
慎用融雪劑: 避免將含有融雪劑(鹽分)的雪堆放到樹根周圍,鹽分會嚴重傷害根系。
?? 四、 春季解除防護與護理
適時解除: 春季氣溫
穩(wěn)定回升后(通常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,具體看當?shù)貧鉁睾臀锖?,玉蘭芽開始明顯膨大時),
逐步、分批解除防護措施。
- 先拆除樹冠包裹物(如果有)和風障。
- 待氣溫更穩(wěn)定后(晚霜風險降低),再解開樹干包裹物。
- 根部覆蓋物可稍晚些移除,或將其翻開耙松作為肥料留在原地,只將緊貼樹干的部分清理開。
避免過早過晚: 過早解除易受倒春寒和晚霜危害(花芽尤其怕霜凍);過晚解除(特別是包裹物)會導致樹皮發(fā)霉、芽體在內(nèi)部悶熱受損或延遲萌發(fā)。
澆“返青水”: 春季土壤解凍后,根據(jù)天氣和土壤墑情,及時澆一次透水,補充冬季消耗的水分,促進萌芽生長。
檢查凍害: 春季萌芽后,檢查枝條是否有干枯(抽條)或凍傷。對于輕微凍傷的枝條,可暫不處理,待其自然恢復或萌發(fā)新芽;對于明顯干枯死亡的枝條,在生長季初期(萌芽后)進行修剪,剪到健康部位。
?? 總結要點(北方露地安全越冬口訣)
- 秋壯是根本: 秋季施足磷鉀基肥,控水促老熟。
- 凍水要澆透: 土壤封凍前務必澆足封凍水。
- 根頸重點保: 樹干基部包裹+根部厚覆蓋(有機質(zhì)最佳)。
- 防風最關鍵: 西北方向設風障,有效減少抽條。
- 幼樹多呵護: 幼苗新樹防護要更全面(包裹+覆蓋+風障)。
- 春季緩撤防: 氣溫穩(wěn)定回升后逐步解除,防倒春寒。
只要在秋季做好樹勢培養(yǎng),并在冬季來臨前及冬季期間做好根部覆蓋、樹干包裹、防風障設置這三項核心物理防護,并澆好封凍水,望春玉蘭在北方大部分地區(qū)(如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南部、河南、遼寧南部等)露地安全越冬是完全可行的。對于東北嚴寒地區(qū)(如黑龍江、吉林大部、內(nèi)蒙古東北部),可能需要更極端的防護或考慮小環(huán)境(如背風向陽的庭院)種植。????